美文欣赏

远方的地平线——赵常丽的诗品及《尘上荷影》序

时间:2018-04-10 19:42:49  作者:惠鸣  来源:原创  查看:468  评论:0
内容摘要:    诗是由衷的生命赞歌。诗的力量,如青萍微澜,空谷长风,暗夜流星,划过心海,直击灵魂。阅读诗歌,我们便邂逅一个诗意的生命和生命的远方。陕西诗人赵常丽的诗及她的《尘上荷影》诗集,再次把我们的心灵和目光带到了远方。一最早接触到常丽的诗歌是30年前。读高中时,我...

    诗是由衷的生命赞歌。

诗的力量,如青萍微澜,空谷长风,暗夜流星,划过心海,击灵魂。阅读诗歌,我们便邂逅一诗意的生命和生命的远方。

陕西诗人常丽的诗及她的《尘上荷影》诗集,再把我们的心灵和目光带到了远方。

最早接触到常丽的诗歌是30年前。读高中时,我偶尔在一本权威杂志上读到署名长武中学高一年级赵常丽的诗作《母亲的颜色》,深为诗中的清新意象和纯真情怀所感染。

这是对赵常丽诗作最早的印象。

多年后才知道,常丽在中学时只是荷尖初露,却受到艾青、臧克家等诗坛巨匠的关注。常丽是一位在诗歌上早熟早慧的女子。她深受优秀教师父亲的影响与熏陶,8岁时就吟出过小诗《娃娃雪花》,以儿童才有的直觉与敏感,拥抱纯真与奇幻的童话世界。

20出头,常丽完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国际知名企业从事宣传工作。她的天赋逐渐显露,进入生命中第一个诗歌花季。1992年《永远的屋子》出版,这本温藏童心又绽放着芳华青涩的诗集,当时被誉为“咸阳第一本女诗人专集”。

时隔20多年,常丽经历了一个才情女性的生活体验。从恋爱成家、相夫教子,到工作转换、职位变迁。如今的她是行走在新闻与文学综合专业管理岗位上的优秀女性

光阴不改诗心。当青春韶华积淀成优雅绰姿,当起伏跌宕升华为睿智练达,当时光点滴镌刻出行行诗语,常丽又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厚积薄发,这向生活上了沉甸甸诗歌、散文与采访手记、随笔等作品集——《左岸记事》、《倒读青春》和《尘上荷影》。

生命是岁月的匆匆访客。岁月为生命叠加层层厚度,也分秒流逝消蚀心灵的敏锐遮蔽感应的灵犀,只有诗人在竭力保持生命的敏感和直觉。

诗人用语词捕捉生命中转瞬即逝的感觉和无以释怀体验,精心挑选每一个精致如梦的片断,用心灵为之着色加温。因为诗,我们的心灵始终暖意融融们的眸子始终澈如清波。

常丽的诗,想象奇雄,勾勒简洁,情感充溢明亮温暖平和收放自如风格

自然美,是常丽诗歌的础色调,是常丽诗中纯美意象群。在的笔下微风轻湖光,星空静谧闪烁摇曳蜂蚁碌碌探香,万物品类,不生机盎然,梦如。诗人天分,生命的蕴,心灵的滋润这些情境小品展露无遗。

深情厚意,暖意融,是突出印象

读她诗,我们每每为其中所蕴含的温暖生命触觉所感动。小狗蛙鼓姑婆姨妈父母爱,无浓,涌动

“守塬的老父亲/猛然发现你不是/月光下人最爱品的美酒/而是一路呵护我/走向远方的大佛”(《守塬的父亲》)。“一遍又一遍数石头/一遍又一遍忘记石头/我就是母亲河里带回的石头”(《石头记》)。

“我用皱纹写着童话/避开闹市/你用顽皮填满我的诗句”(《母与子》)。“嫁给槐花山庄/蜜蜂是伴郎/蝴蝶当伴娘”《槐)。

即使看起来最冰冷的诗句,坚冰重重的外壳之下都包裹着诗人最暖热心香。“我们将悲伤熔进香与纸/看着瓦盆与火焰,瞬间凝成冰/放在供桌上的花果山/突然就崩出泪水与烟灰/纷纷齐飞,一起向佛”(《中国好母亲》)。

只有最呵护的心,才能呈现此纯净而温馨生命境界胸怀,才能如此地眷顾人生,欲只有最悲悯的情愫,才能如此地咏叹,深情绵绵

常丽诗歌这种感人力量,于她灵魂深处对生命的挚爱挚爱生命,她从不为诗而诗,强赋新爱得,她的格外淳厚自然,无饰。

为诗人赵常丽并未醉心于童话世界和象牙之塔。

的诗作不只有花与,水与山,母与子,乡情与童年的流连,有广阔舒展生命思考和激荡人心时代主题

《永远的屋子》《请给我一杯浓烈的酒》等早期诗作中,她对人性的贪婪和社会的世相发出了强烈抨击。

在新作《湘江,你到过秦地》《中国北斗》等家国情怀的诗作中,诗人更是向我们展示出磅礴大气、描绘时代画卷奔放热情。这些诗中,纤柔与刚劲,细腻与豪迈,浑然一体,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种大与奔放,在常丽城市系列得到充分展现。如安也故乡》作者穿过、大雁塔钟楼、咸阳湖等这些物象构成景色对接徜徉在城市与历史的深处翻滚涌动古都之变化作唯美冲淡的诗性对话以平静而诗意方式再次激活了当代陕西耀眼内涵的新生活

《等你,在咸阳》中,城市图景如清明上河图般徐徐展开,山水河湖,廊桥古渡,时代气息、地域美食和秦汉遗韵,俯瞰详品,让印象城市和新闻事件以最具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丝路行》等大主题作品中,花影与母亲,大漠与山河,丝绸与远方等组组动意象随着诗芙蓉出水、天然自成节奏扑面而来,次呈现,令人心神往。其驾驭诗词的能力卓越述技巧、流畅的韵律节奏、简练的意象裁剪等共同的创作艺术推上了新的高度。

语言是诗的生命。

诗人用语言捕捉独特而奇幻的生命质感,以象征、通感、比、隐喻等种种方式,向我们展示一个个诗意流溢的瞬间。借助修辞语言的神奇力量,人探求生命的偶然际遇和无可能

从语言创造的角度来欣赏,常丽已经是一位风格鲜明的诗语巧匠。细腻温润独白,精致无痕隐喻天然朴拙的勾勒荡的铺,铿锵雄奇的气势,她的诗中时时处处一体自然地流淌,显示人非凡的才情和敏锐

这份创造的源泉与动力,来自幼年成长的经,来自她生命中对语言的独有敏感来自她始终变的童心。

从蒙童之始,常丽一路与书为伴,滋养心灵,积蓄敏感,保持着与诗性世界的精神脐带故乡渭北高原的黄日,塬河,秦腔唢呐,赋予她壮阔激荡的心胸情怀;童年村的星空虫鸣,,夏柿,了她浑厚细腻的生命质感;梦依稀的江南烟香荷影,嫘祖娥皇,给了她如歌如水的心灵感受;一路相伴浓烈亲情、壮怀爱心、绕温柔又成就诗歌中纯净温馨的生命本

求学之时,工之余家庭之,诗创作始终是生命中不舍兴趣追求,也是意人生的高光部分。

常丽的笔下,诗是生命的抒写,生活的呈现。孜孜以求,以独特而优美的诗句,探索生命的迷宫。生活、职业新闻等等事件,无一不入心咏

常丽生活是诗,生命是诗,性是诗,花湖是诗,茶醋是诗,目光所及,是诗,一唱三叹。这种境界,正唐宋诗家和无数贤朝斯夕、念兹在兹的诗意人生。

常丽以诗为命,她命所求却如此地简单。简约、平静、淡雅、内敛是她生命的本色,也是诗歌本色。正如她在诗中的表白:

爱上山水/却不惊动风景/喜欢简约/就注定今生这样/安静地生活/心中的涟漪/比湖水还要多(《习惯》)

醉进,不染尘土的花心/醉进,清素淡雅的花味/醉进,不抢风景的花叶(《寻道》)

历史流过的/博大精深/言不语(《》)

在诗意朦胧处,哪怕是沉甸甸的日常生活,也会变得舒展而澄澈。因为诗,们的心灵照进更多阳光。因为诗,我们的精神拥有了更的远方。常丽正是我们的心灵更加阳光、精神更向远方的诗人。

诗人的旅途通向世界的尽头。

一道从未抵达地平线,在远远召唤。常丽的生命,先遇见童年,那里是童话梦幻和结局的圆满;再遇见故乡,那里是亲情执恋和别离的憾。然后,她遇见异乡,那里是世界的偶然和生命无限。

赵常丽的诗中,童年、故乡、亲情、大爱、城市、异乡、远方,层层交响,环编织着立体多情感世界。这神秘的精神之湖,也是我们所有窥探自心灵之镜

诗人的心灵属于自己,也属于当代和未来的所有人。祝愿常丽迎着创作的地平线且行且远把更倾心之作奉献给这个时代和喜欢她的读者
                            
2018年元宵节写于北京
       
(作者系中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颖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