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左海文先生的《外面的世界》大约是两年前,朋友推荐的,书很快就读完了,大概留下的印象就是有一个叫李洁的女人,和罗剑雄疯了的结局。只觉得结局出人意料,再无其他。
第二次读这本书是前些天开始的,不是一口气读完,中间穿插忙碌的工作。第二次读完,脑海里有了大概的脉络。书大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人公罗剑雄从渭北农村出来,在秦阳市都城区海泉乡政府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丰富人脉的过程,其中最精彩的是与李洁的相识、相恋;第二部分是踌躇满志的罗剑雄不满足乡政府单调且不平等的劳动报酬的工作,到都城区农贸公司发展以及惹上官司,最后疯掉的故事。
虽说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但将书穿起成线的则是围绕罗剑雄身边的几个女人的故事。
第一个无疑是雅花,一个敦厚朴实的农村妇女。在上一辈人的安排下,嫁给了主人公罗剑雄。雅花肤色黝黑,加上常年辛苦劳作,更显粗糙,这对于有才华而且外表俊朗的罗剑雄来说,是一种折磨,且这桩婚姻是父辈强加的,毫无感情基础。雅花却从小听父辈讲罗剑雄将来是她的男人,从小就把他当成自己的白马王子,用自己的方式一心一意地爱着罗剑雄。她虽不会说:我爱你,但却用辛苦的劳动养育着这个家庭,孝顺着自己的公公,抚育着两个儿子。虽说地里单独劳作辛苦,却全力支持罗剑雄到秦阳市发展,即使看到刘文和罗剑雄的关系,依然没有说破,只要看到罗剑雄抱着儿子亲,就认为罗剑雄是爱她的。唉,淳朴善良的雅花啊!
这样的雅花,让我想起了《刘老根》电视剧中丁香这个角色。丁香平时与刘老根吵架怄气,但那吵得是内心的一片爱恋和深深的不安。后来当刘老根因财务问题疯掉,安安稳稳地躺在丁香的炕上时,才是丁香最为安心的日子。她一大早醒来,给刘老根洗脸、梳头、剪指甲,然后幸福地回忆着他们的过往。虽说刘老根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却是自己深爱的人实实在在地躺在自己的身边,安心啊。雅花也是,罗剑雄在外面多风光,除过给自己交上了的钱之外,再无其他。而当罗剑雄疯掉,被雅花接回家的时候,也许才是雅花真正安下心来生活的开始。
第二个刘文。作为罗剑雄的初恋情人,最应该和罗剑雄结合成为夫妻,如果真的那样,也就没有后来整个故事了。只可惜刘文贪图接父母的班,连声招呼都不打,莫名其妙从罗剑雄生活了消失了,让罗剑雄失落了好一阵子。可当她没有接成班,回到老家,罗剑雄已是成家之人了可刘文并不甘心,利用和罗剑雄以往的感情,与罗剑雄在一起整整三年最后迫于形势,嫁给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为此自己差点被折磨成精神病这无疑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而悲剧的缘由都是她的自私造成的同时还给雅花带来了伤害。当然这里面也有罗剑雄的责任,如果他遵守道德礼仪,不去发展和刘文的感情,刚开始就拒绝,也就没有了刘文的悲哀。幸好罗剑雄最后醒悟过来,没有继续给刘文造成更大的伤害。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刘文因为丈夫的折磨,实在忍受不了,到秦阳市来看罗剑雄还想重拾旧情,而此时罗剑雄已是官司缠身,无心无力拾起这段感情,最后刘文无奈回到家里,下定决心与精神病丈夫离婚。罗剑雄这一举动无疑挽救了刘文的后半辈子。假如罗剑雄那时候给予刘文希望,刘文仰仗罗剑雄的精神慰藉,也许回去和丈夫继续凑合。因为罗剑雄断了刘文的念想,刘文才决心和丈夫离婚,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第三个李洁。如果真要给这本书定义一个女一号,那么李洁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从第一眼起,就注定和罗剑雄有故事,这是她后来亲口给罗剑雄说的。而罗剑雄第一次见李洁时,也是这样的:剑雄望着眼前这个刚刚认识的女人,她是那么让自己有一股想入非非的冲动,好像自己早就在梦里见过她似得。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作者用大量篇幅写了罗剑雄和李洁在一起的恩爱和缠绵,仿佛两人就像前世互欠对方情分,这辈子专门来找对方还债一样的。其实越是这样详尽的描写,也就越给最后的悲剧埋下伏笔。因为前面越幸福,也就越能显示李洁的不幸。他们相识时各自都是有家室的人,这样注定他们不可能结合。罗剑雄舍不得自己的两个孩子,而李洁更不想伤害善良朴实的,视自己婚姻如命根的雅花,所以李洁只有最终选择离开,离开生她养她的故乡,也因此下定决心离开有权有势的丈夫(也因为她对罗剑雄深深的爱)。对于李洁命运的安排,作者也独具匠心:李洁死了,死于和坏人搏斗,被坏人捅了两刀,失血过多而亡。李洁是见过世面的女人,歹徒能抢走她多么珍贵的东西啊,值得她用生命去搏斗?能解释的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失去了自己的最爱,已经不再珍惜自己的生命。记得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自从有了孩子,我才深深地感到自己生命的宝贵,我对孩子深深的爱,让我无比珍视自己的生命。李洁是可怜的,此时她的感情已无处安放,才用死对抗这种无奈的境况。
李洁才是真正的悲剧人物。与年长15岁的丈夫的婚姻是个悲剧,与罗剑雄短暂而美好的感情是个悲剧,想和罗剑雄真正结合,又不忍伤害雅花是个悲剧,正是这些原因,才使她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李洁的命运不由让人长叹一声!
第四个何小萍。与何小萍的苟且,是罗剑雄正烦躁郁闷的时候,官司没有眉目,经济遇到困难,而这一切都是何小萍的公公朱效宇造成的而此时何小萍送上门来,那么罗剑雄就有了报复朱效宇的方法了。而何小萍那时也是烦恼得很,老公没本事,一切听自己老爹的安排,公公又侵犯了她(她骂她公公老不正经的,就能看出这层关系),也正想报复公公呢,所以就有了他们之间的“交易”。其实罗剑雄心里也清楚得很他们之间是这样一种可笑的关系,要不然怎么能在最后这样写:小萍冷冷地朝着他笑了一下,撅起她抹的血红的嘴唇,有点得意地挎紧了丈夫的腰,嘴有意地凑到丈夫的脸前,悄悄地说着什么,引起丈夫哈哈大笑,剑雄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梦。要说上面几个人物是悲剧的话,那么何小萍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第五个苏敏。罗剑雄的一个东府老乡,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缺爱的环境导致她没有安全感,工作后又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一个熟识的人。当遇到从自己家乡来,有才华且俊朗的罗剑雄时,好像自己苍白的生活中突然照进了阳光一般的温暖。她把罗剑雄当做兄长,甚至父亲一样的尊敬,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向他讨教,甚至找对象,也让罗剑雄当参谋,她最后嫁给了一名复员军人。罗剑雄只和苏敏保持了纯粹的兄妹关系。
最后一个女人崔颖。作者虽然对这个女人仅仅描述了一点,但可以看出,这个女人不简单,甚至比李洁还有故事,只不过根据故事情节需要,她必须消失了,因为此时此刻男主人公罗剑雄已经疯了,文章结束了,所以她只能戛然而止。她的出现像天边一朵云彩: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作者只是借助这个女人的口,说出来自己的无奈:“好人不一定都有好报,正常得很。”
如果是仅仅记载个人故事的一本书,那这本书的社会意义就大打折扣了。其实这本书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尤其是后期对罗剑雄惹上官司、费力去打官司等等情节地详尽描写,深刻地揭露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腐败现象却日趋严重。当时有“大盖帽、满街跑,二球能把人绊倒”、“一等人掌权,点头晃脑就来钱;二等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三等人当律师,发财全靠打官司”等等现实俚语。虽然经过八年“和谐社会”的粉饰,社会风气非但没有扭转,而是暗流涌动,腐败现象更加严重。幸好习主席上台,揭盖挖幕,老虎苍蝇一起打,才有了现在官场的涓涓清流,才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所以第二次读此书时,也就不难理解罗剑雄最后疯掉的结局。现在看来,这样的结局倒是合情合理,而不是出人意料。
作者的书写完了,作为读者我也看完了,读后感写了,但水平有限,却不知如何总结,如何结尾,斗胆用陈忠实老先生的序作为结尾,以期达到画龙点睛之效果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新生活扑面而来,金钱、功名、爱情、官司、纠纷、打击、颓废……考验着曾经对这一切充满向往的主人公。小说用真实详尽而冷静客观的笔触,描述从乡村到城市的文化青年罗剑雄的遭际和命运,令人悲叹和扼腕”。
2016年12月26日午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