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凡属名山,大都与名人有关。兰州的五泉山,最早与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传说相联: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匈奴,曾驻兵于此,士卒因长途跋涉,饥渴求饮,但苦于无水,于是霍去病用马鞭在山崖上连击五鞭,倾刻山崩水涌,遂成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五眼清泉。
五泉山位于兰州城南的皋山兰麓,海拔1600余米,是甘肃著名园林,素享陇上名胜盛誉,是旅兰者必游之地。五泉山丘壑起伏,林木葱笼,山环水绕,清静幽雅。明清建筑,依山就势,参错其间,有“嵯峨宫殿耸青云”的金刚殿,有“飞阁危楼驾碧空”的千怫阁,有“回环共抱若关锁”的文昌宫,有“柳烟花雾绕蓬莱”的半月亭等。布局各异,精巧玲珑,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兰山风光。后来兵燹毁坏,现存建筑,实为兰州名人刘尔炘先生于1919年至1924年在原来残破的基础上,重新精心设计而建的。
刘尔炘先生修建五泉山时,还根据每座殿宇楼阁的情景,亲笔书题了一百三十多幅对联。其中有不少对联写得通俗风趣,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对仗工整,富有哲理,给游人增添了不少乐趣。我现在移步换景,以景述联,以赞五泉人文。
“兰山烟雨”乃金城八景之首,五泉山殿宇楼台的建筑,正在兰山环抱之中。进入“五泉山”牌坊,境界豁然开阔,在古槐垂柳之间,便见山门(五泉山公园大门)雄伟于牌坊后。游人至此,顿感清新幽雅,故题额“乐到名山”。山门左右各有便门一通,西曰“韫玉”,东曰“怀珠”。都是通往山中之门户。
“韫玉”门联云:
妙造自然,上有飞瀑;
所思不远,人闻清钟。
“怀珠”门联云:
红杏在林,是有真宰;
绿杉野屋,忽逢幽人。
山门之内,山势陂陀。原山下有戏台,上为“孰乐台”,台上建一亭,名“蝴蝶亭”。东西有厢房,东曰“谷音”,西曰“泉音”,专供游人观戏。由蝴蝶亭东西两侧而上,各有—小门。西门叫“仙凡界”,东门叫“上下关”。蝴蝶亭后是“浚源寺”,再往上就是全山现存最早的建筑,金刚殿。殿东西角各有一园门,东去门额曰“话月园”,西去门额为“拈花坞”。殿两侧各有一边门,右门为“无色界”,左门为“有情天”。
无色界联云:
里面清清净净,安安闲闲,无非妙谛;
到头囫囫囵囵,活活泼泼,便是如来。
有情天联云:
能邀明月清风,便觉眼前皆净业;
愿告善男信女,须从心上觅菩提。
由无色界或有情天而上,便到“大雄宝殿”。殿内原题十副楹联,其中一联为:
运法眼看得分分明明,这个该如何,那个该如何,到头来无可如何,绝世慈悲都如梦;
把性灵养的活活泼泼,动机亦在此,静机亦在此,立脚处全然在此,自家智慧便通神。
大雄殿后是“万源阁”。这是一座全木的三层楼阁,上为“万源阁”,中曰“思源楼”,下为“望来堂”。层层飞檐四起,琉璃花顶耸天,鳞鳞筒瓦,间以兽脊,气势雄伟壮观,远远望去活象一座宝塔,屹立于全山建筑群之中央。
“望来堂”原为讨论学术之地,堂内可容数十百人。题联云:
真学问无多言,不自利,不自私,修己安人盟素志;
大工夫在内省,去吾骄,去吾吝,仰天俯地矢丹心。
大雄殿西侧是“太昊宫”。宫有三门,二门游廊额曰“此中有真意”。联云:
我问你是谒庙、是游山?谒庙须恭,游山须雅;
谁到此不花钱、不吃酒?花钱莫浪,吃酒莫狂。
“青云梯”旧称“梯云关”,为一木制牌坊,此处因山势陡立,故建有石阶数十级,虽然如此,抱阶而上仍多气喘嘘嘘,故而题额曰:“若登天然”,同时以通俗而富有哲理的构思题联云:
高处何如低处好,
下来还比上来难。
“大悲殿”所祀者为千眼千手佛。刘先生以幽默的笔法题联云:
眼不宜多,眼多则偏观那人世间困苦颠连,徒增难过;
手尤要少,手少则专拖我自家的精神念虑,免得乱抓。
“清虚府”供宋岳飞、明杨忠愍、清左宗棠。刘先生为岳飞题联云:
若要教天下太平,须体贴王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
这才是人间豪杰,能扶持世道,入则为孝子,出则为忠臣。
名山虽美,但其名则须得力于名人手笔。五泉山能有今日盛景,刘尔炘奇功不小。刘先生不愧“五泉山人”之称号。其联虽过七十年,读来就象写给现代人的,针时治弊,劝人讽事,意味深长。遥想再过几十、几百年后,人们还有读其联如劝时人之感。由此可说,五泉山的美不仅在地理,而更在人文。
1985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