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纳兰性德与清代词坛

时间:2016-08-08 16:47:51  作者: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127  评论:0
内容摘要:1.艺术特色 纳兰性德主张作词须有才学。对泥古、临摹仿效深恶痛绝,在创作态度上“欲辟新机,意见孤行、排众独出。”认同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观点。提出“凡风骚以来,皆汝师也。”认为&...
1.艺术特色
 
纳兰性德主张作词须有才学。对泥古、临摹仿效深恶痛绝,在创作态度上“欲辟新机,意见孤行、排众独出。”认同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观点。提出“凡风骚以来,皆汝师也。”认为“随人喜怒,而不知自有之目”是迂腐之徒的作为,不足取。还形象地比喻此般行止如矮人观场,随人喜怒。他谈诗词创作“亦须有才,乃能挥拓;有学,乃不虚薄、杜撰。才、学之用于诗者,如是而已。”
 
他还主张作诗词要有比兴。并従文艺批评的角度,对唐、宋、明的诗词作品进行比较,指出宋明的作品赋多比少,“雅颂多赋,国风多比兴,楚词従国风而出,纯是比兴,赋义绝少。唐人诗宗风骚,多比兴。宋诗比兴已少,明人诗皆赋也,便觉版腐少味。”在他的诗词中,他常以竹、松、兰、荷等自比,借物起兴,循着他的“发乎情,止于礼义”的创作过程,抒发高洁的情怀,辩明超脱的心志。
 
纳兰性德的这种创作思维轨迹和价值取向也是出之有因的。明珠在纳兰性德少年之时,便为他延请了汉学名师。使他在受教育的初期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方面,形成良好开端。其后,在编纂集宋元历代经学大成的《通志堂经解》的和经同时,従理论的高度,系统接触、了解在传统哲学、伦理、道德思想指导下的经世方略典记述。在他以后用诗词従情感上抒发胸怀的时候,深层的理论指导着他自然,自觉地达成“发乎情、止于礼义”的艺术创作思想程序和价值归宿。
 
纳兰性德的诗,特别是词,清新隽秀,自然超逸,哀惋动人,间有雄浑之作。陈维嵩认为,他的词与南唐李后主风格相同,但词中有青春气息,因此长于后主。 现在看来,这同代人对他艺术特色的评述,还是比较恰如其份的。
 
2.艺术价值
 
纳兰性德是清初满州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州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 词家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