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革书,1950年出生于西安。从事书法艺术五十余年,中国《书坛五杰》榜首,现任华夏城乡文化书画研究院顾问等职。
● 段革书作品 二十四诗品(节选) ●
段革书先生为将门之后,其祖父段象武是民国杨虎城部38军副军长,文武兼备,素有“儒将风范、一代书家”的美誉。革书先生师承庭训,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及长拜在书法大家宫葆诚先生门下钻研书法艺术,又在儒学、佛学、道学、易经以及人才学方面有着较深的研究,这无疑为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其书法作品神韵飞扬、大气磅礴;国画作品,形神兼备,雅气横生。全国文联主席曹禺赞之为“长安之秀”,书法大家赵朴初评价说,“创造一流,独领风骚”,广为安南、撒切尔夫人、克林顿、布莱尔、西哈努克、李光耀等世界政要及国家博物馆收藏。
● 段革书作品 黄帝四经 (节选)●
2002年段革书先生成为陕西省唯一获得国家ISQ9000A艺术资质认证和ISE艺术品价值认证的书法家,被授予“杰出书画艺术家”的称号,并创造了业界4个第一。2004年他以先进的思想理念并结合中华始祖、轩辕《黄帝四经》的国学思想,创立了9个书法品牌,受到人们的青睐。同年,北京邮票公司中国集邮总公司先后发行了“纪念段革书从事书法艺术40年”真草隶篆书法与肖像邮票,首次登上被誉为“国家名片”的邮票限量发行。他也是继启功、刘炳森之后获此殊荣的书法艺术家。另外,他创作的“运筹十二临”、“六然”、“五心”、“八如”等9个书法品牌也被印成名信片,由北京邮政管理局监制公开发行。一时在书画界、集邮界、收藏界和新闻界刮起“段革书旋风”。
● 段革书作品 论语(节选) ●
2004年初,段革书先生思想先行地提出了艺术家不但要紧跟时代,更要做时代的先锋和楷模,创建了中国西安先锋书画艺术工作室,成为先锋派的创建者。中国国学研究会授予他“国学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与“中国国学杰出贡献书画金奖”。
● 段革书作品 兰亭序(节选) ●
2006年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及国谊宾馆邀请其为中央领导办工居所和会议厅题书。同年,完成对王羲之《兰亭序》的修正,随即又书写了9本法帖,全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书法艺术,其中包括行楷《论语》、草书《道德经》、行书《心经》等。
2007年初,先生本着“执道循理,必从本始”的探究精神,用蓝宣金墨法书创作出百米长、1万多字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伟大著作《黄帝四经》,成为书法史上用蓝宣金墨法书艺术创作为载体、传播《黄帝四经》第一人。同年,他以“存诚守正,善济万物”的理念创作出11万多字、800多米长的法书《佛典精选十一经》,也开创了佛教史上的先河。
2008年,先生作品入选由中国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书法五杰》一书,该书一面世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一致肯定。
2009年国庆6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等单位联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弘扬人文始祖优秀思想,建设中华民族文化文明’——段革书金墨书法《黄帝四经》大展”,引起了海内外文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赞扬。台湾黄帝庙副主委韩荣华先生观后赞誉他“你真了不起!台湾人没有做到的,你做到了。你是用书法艺术弘扬《黄帝四经》思想的第一人!”当时有海内外收藏家欲以重金购买作品,段革书先生没有应允。转而,先生于2013年4月,在“纪念《黄帝四经》马王堆出土40周年”清明公祭黄帝之际,将大展的45幅作品全部捐赠给了陕西黄帝陵。可见,先生对弘扬中华民族的国学文化精粹觉悟之高, 无几人可比。
● 段革书作品 佛典十一经(阿弥陀经) ●
2013年9月25日,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四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4周年之际,段革书先生将他第二部97幅六尺蓝宣金墨巨作《黄帝四经》捐赠给中国国家图书馆。段革书先生认为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促进民族统一,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始终以始祖四经的“执道循理、必从本始”为治学和操守准则,从未放松一个艺术家应担当的道义,使命和责任。“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段革书先生之所以有这样高屋建瓴、精辟独到的见地,不仅源于他作为炎黄子孙对先祖的深厚感情以及长期的书法实践,更是源于他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过人睿智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这一切似乎无一不在验证着段革书先生的初衷——试图做一名无愧于历史、无愧于祖先、无愧于人民,也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炎黄子孙。
艺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衡量书画家的艺术水准,不仅要看艺术表现力,还要看其表达的内容。段革书先生的作品,深厚遒劲,不仅是艺术的水准,而且内容亦渗透着中华文化的精萃。如九个书法品牌之一的“运筹十二临”:“临战观勇,临事观才,临物观志,临财观义,临危观智,临色观淫,临奢观廉,临言观实,临静观变,临过观仁,临冲不盈,临乱观度。”这12个“临” 字,或隶或篆,或篆隶合一,各具神韵,从运筹到知人,由知人、爱人再到用人,无不洋溢着中华文化的睿智,无不为适之于四海之哲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看了,大为其内容的哲理性赞叹不已,欣然收藏。
在段革书先生书法生涯中最值得赞叹的是他创作并撰写的《论书法》:
书法载道,道法万物,大道无形,形名法立,事物归理,理从道出,万物有象, 形由法变,万物有数,抱道执度,万物有名,理象数定,以法为规,以技为矩,以度为衡,以和为量,艺为情志。
学书之要,建八正执五宗,建八正:静生慧,深水静流;慧生圆,慧得圆融,握少知多,超以象外;圆生通,圆足以通;通则平,内外平和;平则宁, 和平安宁;宁则素,安宁素朴;素则精,素朴乃至精微;精则神,精微莫测, 神明其德,见知不惑。
执五宗:守正气,用笔心正,气势如虹;担道义,德义兼备,明达圣贤,书学可贵;执文武,文则武之功,武则文之学,文武双修,自然大气,文而不武,书卷之气,武而不文,豪气之然;见精神,书惟求功,必乏灵气,意会梅兰,以取风骨,自有精神;出神采,动情有韵,动心有力,动灵魂而见神采。
书法变化法则为形,部位变化为态,角度变化为神,浓淡干湿曲直变化为韵。章法之优为帅,之劣为将。兼将帅之才,通谋略,明变化,知用笔,善应变,故神澄出妙品。
独立才情,以武学养神气,大其心容天下之物;以诗歌养灵气,虚其心受天下之善;以易学养才气,平其心论天下之理;以道学养浩气,潜其悟天下之道;以儒学养雅气,用其心做天下之事;以佛学养和气,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学用为常,变化气质为书法艺术之大功。
这也是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黄帝四经》基础上的成果。先生的《论书法》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书法界的极大轰动,为中国书法史又填上了一笔新彰。
段革书先生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孕育艺术巨匠的时期,只要艺术家认识了自我,找准了自己艺术发展的定位,就能脱颖而出,独领风骚。
段革书 赴美参展作品欣赏
释 文:厚德载物 规 格:248cm x 61cm
释 文:风云聚会 规 格:248cm x 61cm
释 文:才识豪迈 规 格:176cm x 96cm
释 文: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至大至心正,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规 格:96cm×178cm
释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规格:136cmX68cm
释 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规 格:248cm x 61cm
![]()
释 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规格:68cm×136cm
![]()
释 文:临战观勇、临事观才、临物观志、临财观义、
临危观智、临色观淫、 临奢观廉、临言观实、
临静观变、临过观仁、临冲不盈、临乱观度。
规 格:96cm×178cm
![]()
释 文: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
规 格:68cm×136cm
![]()
释 文:难能之理宜停,难处之人宜厚。
难处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
规 格:68cm×136cm
![]()
释 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
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规 格:68cm×136cm
释 文: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规 格:34cm×136cmX2
【段革书书法艺术简论】
段革书:“段”即“断”的谐音,其意“断明事物”;其“革”源出周易,意喻“革故鼎新”;“书”即“书法”,名若其艺,字如其人。西安人氏,庚寅年生,年近花甲,意气风发。少习书艺,文武兼修,磨穿铁砚,终有大成, 时载中国《书坛五杰》丁亥至戊子年间,其念怀轩辕始祖《四经》三十六载,阔别长安,携家进京,克服千难,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复兴中华文化为宗旨,超心炼冶,如矿出金,书就百米金墨《黄帝四经》。唯旷世之作, 天地与立,行气与虹,精神飞动,独领古今。君碑帖兼学,积学深至,综罗百家。创建法书十三帖;其善济万物,惟性所宅,真取不羁, 人物两忘, 身在世外,挥就佛典十一经,其之广业,立一家之法。
其《论书法》寥寥百语,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可谓鼎新定论,独步书史。斯人纯朴如泉,深水静流,万事从理,果行育德,明朗博慧,文蕴深厚,笃信唯美,旁行不流。尊崇执度,守正书艺理念。奉古而不泥古,循章而求出新。乃当世书家之典范,其书四体俱精,变革行楷为一家之法,其笔势沉着痛快。纵横自然,朴质古情,质而不野,探奇振古,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盖具筋骨之神气;篆者入木三分,铜瑟铁板; 行书不失魏碑用笔或方或圆,结实严谨,意态放纵,雄肆古茂,兼有活脱、超逸、精神飞动的行书宗法,古朴高浑,超妙入神的风貌;草书多有晋唐风骨,其气势如援毫掣电,真力弥漫,万象在旁,随手万变,急流飞瀑,一泻千里,神采动人;隶书其笔法千变万化,或蚕头燕尾。或蛇颈凤羽,虚实灵动,笔笔神妙,雄浑大气,贵越群品。革书法书,兼撮众法, 备成一家。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段而还连;凤翥龙蟠,势若斜而反直。心慕手追,不能自已。其书可读,其帖可临,其人可模,赏其法书犹如与智者促膝。佳妙无双,其乐自得,其益可获。